新双峰评论 |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建设
2024-02-01 15:17:5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: bm@ldsf.com.cn | 编辑:李娟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7753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,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。只有植根本国、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,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。”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,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,是强化组织引领、凝聚人心士气的重要举措。

​从传统中汲取党建的力量。纵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,《尚书》中的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”体现了中华民族以民为本的思想由来已久,《左传》中“诸夏亲昵,不可弃也”彰显了早期华夏的民族情怀,《孟子》的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更是进一步阐释了人民立场的重要性。

“疾风知劲草,危难见忠诚”,中华民族每当危难之际总是涌现出无数为国家和民族抛头颅、洒热血的仁人志士。在新时期,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库,创新学习形式,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承民族精神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,凝聚人心士气,坚定听党话、跟党走的政治立场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精神力量。

从历史中认识组织的作用。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翻阅历史,一个民族、国家的兴衰,与其组织力量的强弱息息相关。近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,各种势力轮番登场,但只有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具体实际,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“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”的正确道路,团结带领劳苦大众推翻了“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、官僚资本主义”三座大山。

因此,不断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。

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激发前行的动力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;走得再远、走到再光辉的未来,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,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”。回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,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。

《道德经》上说,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;胜人者力,自胜者强。”对于一个政党而言,所谓“自知”就是经常回望历史;所谓“自胜”,就是进行“自我革命”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决心和勇气进行反腐斗争,坚持“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”一体推进,实现了自我净化、自我革新。

“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,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建设、巩固和发挥好制度优势,提升人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、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党建支撑。(作者 赵广炜)

一审:李娟

二审:欧阳亚辉

三审:刘郁鑫

总编:刘颂阳

责编:李娟
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: bm@ldsf.com.cn

  下载APP